首页 > 问答正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科做试管的技术专业吗?

2023-12-23 10:59:03·1 回复· 浏览
问题补充:
患有输卵管积液,一直备孕都没有成功,后面又去做了一系列检查完,发现血液梅毒仍未转阴。后续去省二皮肤科、市五院治疗。但是滴度一直固定不变。皮肤科说考虑血清固定。怀孕的话定期去打阻断,因为系统治疗过到现在一年半了。因为年龄不小了,不想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加上家里也着急,所以想去做试管,我在网上看了一下,发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口碑不错,但不知道该院生殖科做试管的技术怎么样,专不专业,因此就想来问问去过的朋友。
最佳回复:
回复医生在线
王滟

王滟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擅长计划生育、生殖内分泌的诊治和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的治疗、不孕不育及相关宫腹腔镜手术、生殖道畸形诊治及围绝经期管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科做试管的技术专业,医疗设备比较齐全、医师团队具备丰富的经验,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诊治方案。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科做试管的成功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是非常优秀的数据,处于国内试管行业中的中上等水平。

  对试管有点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开展了各种常规助孕技术,能够为不孕患者提供优质、专业、高效的服务,但还是有不少人对其试管技术产生质疑,其实大家不要担心,该生殖中心做试管的技术专业是非常专业的,具体原因如下:

  1、医疗设备齐全:一个好的医疗设备直接决定手术是否能够成功,所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生殖医学中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起先进的设备,还拥有独立的IVF实验室,而且保障了受孕成功率。

  2、医师经验丰富:拥有多位试管技术好,能够将理论结合使用的医务人员,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及男性不育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3、成功率逐年上升:生殖中心从成立到现在接诊的人数上万人,历史临床妊娠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居国内前列,让许多患者圆了做父母的梦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非常不错的一家试管医院,不仅是技术上面,服务上面也是非常到位的,建议大家可以去试试。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以成功的几率也是有所不同,有成功的也就会有失败的,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此回答由提问者 2023-12-23 10:59:03 推荐为最佳回答。 6
相关推荐
文章
问答
  • 婚前人流,婚后试管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
    婚前人流,婚后试管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

    试管婴儿技术的原理,是将女方的卵子和男方的精子分别取出体外,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授精,经过三天左右的时间发育成初期的胚胎,再通过导管直接移植回女方的子宫,来帮助女性怀孕。

    2025-04-29·882人浏览
  • 头胎人流不孕率是多少
    头胎人流不孕率是多少

    头胎人流的不孕率没有准确的一个数据统计,但是一般情况下建议头胎尽量不要进行人流

    2025-04-29·805人浏览
  • 有子宫肌瘤可以顺产吗?
    有子宫肌瘤可以顺产吗?

    如果子宫肌瘤较小,患者可以顺产但是具体要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以及对产道的影响来判断。子宫肌瘤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尤其现在二胎开放,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较为常见。

    2025-04-22·817人浏览
  • 请问排卵期体重会增加吗?
    请问排卵期体重会增加吗?

    研究表明,女性月经周期中排卵期饭量最低,且在排卵期只有雌激素升高,不会导致明显水钠猪留所以不会引起体重增加。

    2025-04-22·997人浏览
  • 什么原因,会造成子宫内膜薄呢?
    什么原因,会造成子宫内膜薄呢?

    原因的话还是蛮多的。像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排卵障碍等,还有就是宫腔的手术操作。此外,吸烟、喝酒、体重过轻等,也与子宫内膜变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25-04-10·787人浏览
  • 试管婴儿的成绩和哪些因素有关?
    试管婴儿的成绩和哪些因素有关?

    胚胎质量差其实是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胚胎质量涉及的面很多,可能是女方问题,也可能是男方问题。

    2025-04-10·855人浏览
  • 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加,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截止目前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育龄期夫妇的不孕不育率比例攀升至约12%-18%。

    2025-04-01·951人浏览
  • 胎停以后的免疫检查,都在检查什么?
    胎停以后的免疫检查,都在检查什么?

    核抗原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标准抗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血沉、补体、免疫球蛋白等。

    2025-04-01·767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