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正文

移植2个冻胚一次成功怀上双胞胎是什么状态?

2023-12-23 10:57:23·1 回复· 浏览
问题补充:
我今年28岁了,结婚两三年都没有怀上孩子,去医院检查发现我患有有多囊卵巢综合症,后来吃药调理了大半年,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这个病自然怀孕的概率很低,所以听医生的建议就去做了试管,移植的时候医生放了2个冻胚,朋友告诉我移植2个胚胎怀上双胞胎的可能性很大,我想了解一下像这种情况,如果一次就移植成功,怀上了双胞胎,身体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最佳回复:
回复医生在线
王滟

王滟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擅长计划生育、生殖内分泌的诊治和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的治疗、不孕不育及相关宫腹腔镜手术、生殖道畸形诊治及围绝经期管理。

有的女性在移植2个冻胚后可能会出现停经、少量阴道出血、腹痛、乳房胀痛、乳晕加深等症状,但其实这些临床表现不能作为判断移植成功或怀上双胞胎的依据。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不同的女性移植后的反应相差也很大,有的女性会出现很多症状,也有的女性没有明显症状。由于hcg值的个体差异也很大,所以即使是在移植14天后验血检测hcg值也只能判断是否怀孕,无法准确判断怀的是单胎还是双胎,想要知道是否一次成功怀上双胞胎,需要用b超检查判断。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即使两个冻胚都一次移植成功也不会有某个百分之百出现的症状,但互联网上有网友总结了一些怀上双胞胎初期可能会出现的症状,这些经验之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最终的结果还是要以b超检查的结果为准: 体温降低 如果移植后出现有一天体温突然下降,第二天体温又明显升高了,这个突然的低温就是着床降温,可能象征异卵双胞胎着床,但体温差值一般只有0.3-0.5度,这一现象极难被监测到。 腹部快速增大且突出 移植后一次怀上双胎的情况下女性体内的激素分泌就会比怀孕单胎的多,腹部会随着胎儿的成长快速增大,且形状突出。 早孕反应更明显 女性怀孕后会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畏寒、食欲不振等早孕反应。若怀的是双胞胎则这些反映更加强烈,如有些会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偏食、经常性呕吐等。在孕晚期很容易产生心慌、呼吸不畅、下肢浮肿及静脉曲张等压迫的症状。 激素水平偏高 一般在移植后的第14天,试管患者就需要去医院验血检查血hcg值,若是检查发现hcg的浓度比正常值高出很多,且在之后的检查过程中动态值翻倍较快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怀孕双胎了。
此回答由提问者 2023-12-23 10:57:23 推荐为最佳回答。 6
相关推荐
文章
问答
  • 婚前人流,婚后试管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
    婚前人流,婚后试管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

    试管婴儿技术的原理,是将女方的卵子和男方的精子分别取出体外,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授精,经过三天左右的时间发育成初期的胚胎,再通过导管直接移植回女方的子宫,来帮助女性怀孕。

    2025-04-29·882人浏览
  • 头胎人流不孕率是多少
    头胎人流不孕率是多少

    头胎人流的不孕率没有准确的一个数据统计,但是一般情况下建议头胎尽量不要进行人流

    2025-04-29·805人浏览
  • 有子宫肌瘤可以顺产吗?
    有子宫肌瘤可以顺产吗?

    如果子宫肌瘤较小,患者可以顺产但是具体要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以及对产道的影响来判断。子宫肌瘤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尤其现在二胎开放,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较为常见。

    2025-04-22·817人浏览
  • 请问排卵期体重会增加吗?
    请问排卵期体重会增加吗?

    研究表明,女性月经周期中排卵期饭量最低,且在排卵期只有雌激素升高,不会导致明显水钠猪留所以不会引起体重增加。

    2025-04-22·997人浏览
  • 什么原因,会造成子宫内膜薄呢?
    什么原因,会造成子宫内膜薄呢?

    原因的话还是蛮多的。像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排卵障碍等,还有就是宫腔的手术操作。此外,吸烟、喝酒、体重过轻等,也与子宫内膜变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25-04-10·787人浏览
  • 试管婴儿的成绩和哪些因素有关?
    试管婴儿的成绩和哪些因素有关?

    胚胎质量差其实是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胚胎质量涉及的面很多,可能是女方问题,也可能是男方问题。

    2025-04-10·855人浏览
  • 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加,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截止目前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育龄期夫妇的不孕不育率比例攀升至约12%-18%。

    2025-04-01·951人浏览
  • 胎停以后的免疫检查,都在检查什么?
    胎停以后的免疫检查,都在检查什么?

    核抗原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标准抗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血沉、补体、免疫球蛋白等。

    2025-04-01·767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