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正文

做完试管移植手术后多久可以坐超过3小时的长途车出行?

2023-12-23 10:56:59·1 回复· 浏览
问题补充:
我今年32岁,结婚多年未孕,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我的卵子质量不好,就去医院做了试管,经过半年的试管治疗,昨天刚去医院做完试管移植手术,但今天接到家人电话说爷爷去世了,我回老家需要坐超过3个小时的车,并且路况不太好,可能会很颠簸,但是我又必须得尽快赶回去,我不知道做完试管多久可以坐长途车,所以想问问大家,像我这种情况可以坐车出行吗?
最佳回复:
回复医生在线
王滟

王滟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擅长计划生育、生殖内分泌的诊治和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的治疗、不孕不育及相关宫腹腔镜手术、生殖道畸形诊治及围绝经期管理。

一般来说,由于初期胚胎在宫腔内部的状态还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所以做完试管移植手术后至少要等体内的胚胎相对稳定了才能坐长途车,这个时间通常都在试管移植的两个半月后,此时已经进入了孕中期,胎盘也已经发育完全,随着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的稳定,早孕反应相对缓解,此时乘坐超过3个小时的长途车出行,即使路上有一些颠簸也影响不大,流产的风险相对较低。 试管婴儿移植后,一般绝大多数是不能活动,一定要卧床休息48小时以上,期间最好是只进行一些的慢速的行走。如果刚做完试管的确有坐车的需要,也最多是短途,超过3小时以上的长途车是不建议坐的,确实有出行需求的也最好在移植的两个半月以后再乘坐,但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这个时间也有稍加提前的可能: 长途车通常为封闭式,空气不流通,患者处在密闭的环境中容易出现晕车等情况。如果能够保持开窗通风的状态,且患者不会晕车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在两个半月的基础上提前一些,具体时间还要结合其它因素。 长途车路程较远,如果路途颠簸,容易影响初期胎儿着床。因为患者的需求是坐三个多小时的长途车,时间上来说并不算特别长,所以如果能够选择可以躺卧的长途车,中途可以稍加休息的话,也可以等到5-7天胚胎着床期后再乘坐,规避旅途颠簸带来的着床失败的风险。 长途车可能较为拥挤,且长途旅行往往比较疲劳,劳累和挤压容易导致胎儿不着床或着床后生化。如果患者可以选择驾车出行的话,等到移植的前三天过去就可以尝试了,只是在坐车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自己身体的症状,出现不适要及时停车休息。
此回答由提问者 2023-12-23 10:56:59 推荐为最佳回答。 6
相关推荐
文章
问答
  • 婚前人流,婚后试管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
    婚前人流,婚后试管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

    试管婴儿技术的原理,是将女方的卵子和男方的精子分别取出体外,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授精,经过三天左右的时间发育成初期的胚胎,再通过导管直接移植回女方的子宫,来帮助女性怀孕。

    2025-04-29·882人浏览
  • 头胎人流不孕率是多少
    头胎人流不孕率是多少

    头胎人流的不孕率没有准确的一个数据统计,但是一般情况下建议头胎尽量不要进行人流

    2025-04-29·805人浏览
  • 有子宫肌瘤可以顺产吗?
    有子宫肌瘤可以顺产吗?

    如果子宫肌瘤较小,患者可以顺产但是具体要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以及对产道的影响来判断。子宫肌瘤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尤其现在二胎开放,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较为常见。

    2025-04-22·817人浏览
  • 请问排卵期体重会增加吗?
    请问排卵期体重会增加吗?

    研究表明,女性月经周期中排卵期饭量最低,且在排卵期只有雌激素升高,不会导致明显水钠猪留所以不会引起体重增加。

    2025-04-22·997人浏览
  • 什么原因,会造成子宫内膜薄呢?
    什么原因,会造成子宫内膜薄呢?

    原因的话还是蛮多的。像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排卵障碍等,还有就是宫腔的手术操作。此外,吸烟、喝酒、体重过轻等,也与子宫内膜变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25-04-10·787人浏览
  • 试管婴儿的成绩和哪些因素有关?
    试管婴儿的成绩和哪些因素有关?

    胚胎质量差其实是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胚胎质量涉及的面很多,可能是女方问题,也可能是男方问题。

    2025-04-10·855人浏览
  • 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加,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截止目前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育龄期夫妇的不孕不育率比例攀升至约12%-18%。

    2025-04-01·951人浏览
  • 胎停以后的免疫检查,都在检查什么?
    胎停以后的免疫检查,都在检查什么?

    核抗原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标准抗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血沉、补体、免疫球蛋白等。

    2025-04-01·767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