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正文

做三代试管婴儿胚胎16号染色体嵌合体比例达到多少能用?

2023-12-23 10:56:52·1 回复· 浏览
问题补充:
我年龄比较大了,又想要生一个男娃,就去国外做三代试管婴儿助孕,医生让我不要做,但是我就是想要试试,前段时间就成功取卵三个,养囊两个都送检了,一个是异常囊胚,一个是嵌合体胚胎,而且医生还说这是一枚16号染色体嵌合体胚胎,我有点疑惑不解,所以就想问下大家这个做三代试管婴儿的这种类型胚胎,当中的嵌合体比例达到多少才能够使用呢?
最佳回复:
回复医生在线
王滟

王滟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擅长计划生育、生殖内分泌的诊治和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的治疗、不孕不育及相关宫腹腔镜手术、生殖道畸形诊治及围绝经期管理。

  第三代试管婴儿中培育的16号染色体嵌合体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胚胎,一般只要是该胚胎的嵌合体比例只要不超过百分之四十就可以进行移植,若是嵌合体比例是在百分之50的胚胎,那么就不建议患者进行继续进行移植,并且在移植该胚胎后的患者还需要加强产检次数,以此来检测胎儿染色体情况,避免孩子在后续发育中的胚胎嵌合体比例变大,从而导致孩子在出生后增加先天性缺陷或病症的概率。

  嵌合体胚胎与正常的胚胎的区别主要是生理构造不同,而三代试婴儿中培育的16号染色体嵌合胚胎是属于染色体异常的类型之一,并且嵌合体的胎儿在出生后还可能有多重人格的精神混乱症状,以及出现血形变换症状,所以针对16号染色体嵌合体多少比例胚胎是否能用,最好在专业的医生下进行移植。

  正常情况下三代试管筛查下的16号染色体嵌合体比例小于20%,那么属于正常胚胎,是可以进行正常移植的;

  嵌合体胚胎中还是有机会获得健康宝宝的,但是针对三代试管的16号染色体嵌合体比例达到30%左右,但不超过40%,也是可以考虑进行植入;

  16号染色体嵌合体比例达到50%-80%时,该三代试管婴儿胚胎就属于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一般已经超过嵌合体的范畴,属于不可以移植和使用的胚胎。

  总的来说,对于做三代试管婴儿来说,只要16号染色体嵌合体比例达到20%-30%之间都是可以进行移植的,并且在移植后还需要定时产检,但是在成功妊娠后通过羊水穿刺提示是嵌合体胎儿,那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该尽快引产,终止妊娠,避免影响母体健康。

此回答由提问者 2023-12-23 10:56:52 推荐为最佳回答。 6
相关推荐
文章
问答
  • 婚前人流,婚后试管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
    婚前人流,婚后试管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

    试管婴儿技术的原理,是将女方的卵子和男方的精子分别取出体外,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授精,经过三天左右的时间发育成初期的胚胎,再通过导管直接移植回女方的子宫,来帮助女性怀孕。

    2025-04-29·882人浏览
  • 头胎人流不孕率是多少
    头胎人流不孕率是多少

    头胎人流的不孕率没有准确的一个数据统计,但是一般情况下建议头胎尽量不要进行人流

    2025-04-29·805人浏览
  • 有子宫肌瘤可以顺产吗?
    有子宫肌瘤可以顺产吗?

    如果子宫肌瘤较小,患者可以顺产但是具体要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以及对产道的影响来判断。子宫肌瘤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尤其现在二胎开放,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较为常见。

    2025-04-22·817人浏览
  • 请问排卵期体重会增加吗?
    请问排卵期体重会增加吗?

    研究表明,女性月经周期中排卵期饭量最低,且在排卵期只有雌激素升高,不会导致明显水钠猪留所以不会引起体重增加。

    2025-04-22·997人浏览
  • 什么原因,会造成子宫内膜薄呢?
    什么原因,会造成子宫内膜薄呢?

    原因的话还是蛮多的。像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排卵障碍等,还有就是宫腔的手术操作。此外,吸烟、喝酒、体重过轻等,也与子宫内膜变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25-04-10·787人浏览
  • 试管婴儿的成绩和哪些因素有关?
    试管婴儿的成绩和哪些因素有关?

    胚胎质量差其实是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胚胎质量涉及的面很多,可能是女方问题,也可能是男方问题。

    2025-04-10·855人浏览
  • 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加,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截止目前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育龄期夫妇的不孕不育率比例攀升至约12%-18%。

    2025-04-01·951人浏览
  • 胎停以后的免疫检查,都在检查什么?
    胎停以后的免疫检查,都在检查什么?

    核抗原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标准抗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血沉、补体、免疫球蛋白等。

    2025-04-01·767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