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滟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擅长计划生育、生殖内分泌的诊治和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的治疗、不孕不育及相关宫腹腔镜手术、生殖道畸形诊治及围绝经期管理。
作为相关从业者,明显感觉最近几年,想要冻卵的女性激增,其中不少都是"未雨绸缪",30多一点,就开始考虑了。
确实,从医学角度而言,女性的生育力在35岁以后会面临"急转直下"的困境,35岁以后不仅不孕率随着年龄陡然增长,流产率也随之上升。
因此,那些"只想搞钱"暂时还没有生育计划的单身女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冻卵——这颗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
但实际上,"冻卵"也不是一劳永逸,依旧存在种种"不确定性"。与其说冻卵是买保险,还不如说是"一张等待开奖的彩票"更贴切。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还是考虑到冻卵本身的局限:
1、卵子只是一个单细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脆弱"得多!
虽然卵子比精子体积要大得多,但卵子也仅仅只是人体中的一个细胞而已,且细胞里面80%以上都是水。冷冻时不容易充分脱水,更容易形成冰晶,从而将细胞膜给戳破,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卵子是单细胞,不像胚胎,可以在损伤一些细胞的情况下继续发育)。
2、冻卵不是一步到位,涉及十多个步骤,且每个步骤都有风险,无法保证100%的成功率!
有些中介或媒体宣传冻卵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功率,往往只是一个步骤的成功率。综合下来,单个冷冻卵子从复苏到成功怀孕的成功率只有2%~12%。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事实!
此外,在冻卵这件事上,"生育力"这个词代表的是健康的宝宝,而不是健康的母亲。高龄产妇盆底肌老化、稳定性不足,早产、流产风险会进一步增加,目前医学界也并没有降低高龄产妇妊娠风险的有效方法。
所以,我们既不反对女性给自己的未来留一张"生育入场券",也不赞同女性"一冻了之万事大吉"的片面想法。
关于冻卵,我们仍需要重新审视:冻卵是一个解决办法,但它并不是在人生重大问题上进行偷懒的办法。在冻卵前我们应该在生育这件事上有更明确的个人规划,把它当做一种保障,而不是人生的后悔药。
最后我们强调,冻卵需要专业的医疗支持!
试管婴儿技术的原理,是将女方的卵子和男方的精子分别取出体外,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授精,经过三天左右的时间发育成初期的胚胎,再通过导管直接移植回女方的子宫,来帮助女性怀孕。
如果子宫肌瘤较小,患者可以顺产但是具体要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以及对产道的影响来判断。子宫肌瘤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尤其现在二胎开放,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较为常见。
原因的话还是蛮多的。像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排卵障碍等,还有就是宫腔的手术操作。此外,吸烟、喝酒、体重过轻等,也与子宫内膜变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加,不孕症和难孕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截止目前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育龄期夫妇的不孕不育率比例攀升至约12%-18%。
核抗原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标准抗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血沉、补体、免疫球蛋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