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检查是每一位生育期女性生殖内分泌健康“晴雨表”,然而关于这张“晴雨表”,大部分人了解得不透彻,做了检查也不知道这些高高低低的检查结果,究竟代表什么……
性激素六项检查是每一位生育期女性生殖内分泌健康"晴雨表",然而关于这张"晴雨表",大部分人了解得不透彻,做了检查也不知道这些高高低低的检查结果,究竟代表什么临床意义?今天为大家针对每项指标做下简单介绍。
性激素各项指标的意义
01、卵泡刺激素(FSH)
FSH升高,常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及原发性闭经;
FSH降低,提示可能患有席汉氏综合征等疾病。
02、黄体生成素(LH)
LH升高,常见于卵巢衰竭、多囊卵巢综合征;
LH降低,常见于席汉氏综合征等。
需要提醒的是,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都偏高,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卵巢功能衰竭;都偏低,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
03、催乳激素(PRL)
催乳素是由垂体前叶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
若催乳激素偏高即为高泌乳素血症,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间接抑制卵巢功能,影响排卵。
甲状腺功能减低、卵巢早衰、黄体功能欠佳,催乳素水平也偏高。
04、雌激素(E)
雌激素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增殖,促进女性生理活动。
雌激素偏低,多由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早衰等疾病引起。
05、孕激素(P)
通过孕激素数据可判断是否排卵,以及是否有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为月经第21日),孕激素>15.9nmol/L 提示排卵。
排卵后期孕激素过低,提示黄体功能不全、排卵性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
06、雄激素(T)
雄激素由卵巢及肾上腺皮质分泌,分为睾酮和雄烯二酮。
血T高,叫高睾酮血症,可引起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T值呈轻度到中度升高,这既是长期不排卵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影响排卵的原因。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注意事项
01、空腹检查
为了维持体内激素处于相对稳定的基础状态,并避免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外源性激素影响,建议空腹抽血检查性激素水平。
02、上午为宜,检查前静坐
上午抽血为宜,抽血前静坐30min以上,避免因运动等因素导致激素水平波动。
03、慎用药物
检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否则结果不准,但治疗后需要复查此检查者除外。
04、规律作息、合理饮食
饮食、起居、生活不规律,还有情绪波动等会引起内分泌失常,检查前应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